乐依之家 > 历史军事 > 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> 第26章 西汉安昌侯张禹(1)

第26章 西汉安昌侯张禹(1)(1 / 1)

张禹本来是河南济源人,到他老爸那一辈的时候他们全家人就搬到了莲勺生活。

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,特别喜欢跟着家里人去逛集市,尤其在那些算命、看相的小摊前,他可以一待就是大半天,看得津津有味。

看的时间长了以后,张禹竟然也学会了一些占卜、算卦的小技巧,有时候还能给那些摆摊的提点自己的建议。

那些占卜师们也都很喜欢他,觉得他不仅聪明,还长得挺有型,就对张禹的老爸说:“这孩子是个聪明蛋,应该让他去学学经书,将来肯定有大出息。”

长大后的张禹,去了长安求学,拜沛郡的施仇为师学《易经》,还向琅琊的王阳和胶东的庸生请教《论语》。

没多久,他就全学会了,还收了自己的徒弟,然后被人推荐做了郡文学(专司所辖地域的教育行政事务)。

甘露年间(前53年~前50年),好多学者都推荐张禹,皇帝就派太子太傅萧望之去考察他。

张禹一开口,就把《易经》和《论语》的大道理说得头头是道,萧望之听得那叫一个满意,赶紧上奏说张禹经学精通,可以试着给他个官做做。

可惜萧望之的折子被搁置,没有被皇帝采纳,张禹因此被罢免,回到了原来的地方。

又过了好久,他终于试用为博士(在古代,博士是掌管典籍、通晓史事的官职,后来成为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、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)。

初元年间,要立皇太子了,博士郑宽中负责给太子教《尚书》,他推荐了张禹,说他《论语》教得好。

皇帝就下令让张禹去教太子《论语》,张禹也因此升做了光禄大夫。

几年后,他又被派去做了东平内史。

竟宁元年(前33年),汉元帝去世,汉成帝顺利当上了皇帝。新帝即位,万象更新,成帝随即叫了张禹、郑宽中二人入宫。

这两人可不简单,那可是成帝的师傅,这次被皇帝叫进宫去,肯定是要好好赏赐的。

还真没猜错,成帝赐二人关内侯的爵位,郑宽中享受食邑八百户,张禹享受食邑六百户。不仅如此,成帝还封他们为诸吏光禄大夫,俸禄中二千石,加官给事中,统领尚书事。

这个时候,汉成帝的舅舅阳平侯王凤是大将军,手握重权。但汉成帝年轻有为,又很谦虚,一心向学,对师傅们又特别敬重。

张禹和王凤一起统领尚书事,心里总有点不安,他好几次跟汉成帝说自己身体不好,想提前退休回家养老,他怕哪一天自己会被皇帝的舅舅给盯上。

看到张禹一次又一次给自己递辞职信,汉成帝气笑了:“我年纪轻轻就坐到这个位置上,很多事情都处理不来,还需要老师你好好指点。我把大事小事都交给你,是因为信得过你,你要相信自己,不能老是替辞职回家。凭着咱们师徒情深的关系,我不会坑你的,再说我也没有听到谁说你的坏话,就别再胡思乱想了。”

为了让张禹把心放回肚子里,汉成帝还加赠黄金百斤、活牛和上好的美酒,让太官天天送餐,侍医随时待命,使者还经常上门问候。

张禹听了这话,心里既感动又惶恐,于是又振作起来继续工作。

到了河平四年,他接替了王商,当上了丞相,被封为安昌侯。

张禹这丞相一干就干了六年,到了鸿嘉元年(前20年),年纪确实大了,加上身体又不好,就跟汉成帝说自己干不动,要退休了。

汉成帝心里舍不得他,挽留了好几次,后面实在没办法了才同意他退休。

他特赐张禹安车驷马,还有黄金百斤,让张禹在京师的府第里好好养老。每个月的初一、十五,张禹还可以像列侯一样朝见天子,地位特别高,朝见礼节跟丞相没啥两样。

为了照顾张禹,汉成帝还给他配了五个从事史,又增加了四百户的封邑。汉成帝对张禹可是关怀备至,赏赐不断,前后加起来都有数千万之多!

别看张禹平时谨慎厚道,其实他也挺会过日子的,家里种田为业,买了好多田,足足有四百顷,还都是泾水、渭水灌溉的上等肥田。家里的财物也是应有尽有,生活过得相当滋润。

张禹还精通音律,喜欢音乐,在他的府第后堂经常传来悠扬的乐声,生活过得真是有滋有味!

张禹所有弟子里,有两位特别出色。一个是淮阳的彭宣,一路高升,最后做到了大司空的高位;另一个是沛郡的戴崇,也是官运亨通,最后当上了少府九卿。

这两位虽然都是张禹的得意门生,但性格却大不相同。彭宣为人恭敬谦逊,生活简朴,做事有规矩;而戴崇呢,性格开朗,机智过人。

最新小说: 再世潘金莲 风起大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春天的抵抗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屯兵百万,女帝带娃找上门 万历新明 坑王小传 大秦九皇子: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开局老婆送上门,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