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依之家 > 历史军事 > 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> 第10章 西汉开国功臣张良(4)

第10章 西汉开国功臣张良(4)(1 / 2)

张良刚从外面回来,就赶紧去见刘邦。

刘邦正吃着饭呢,就一边嚼着一边跟张良说:“老张啊,我想了个主意,想分封六国后人,你觉得咋样?”

张良一听,吓得筷子都差点掉了,赶紧问:“这谁给你出的主意啊?”

接着他又摇了摇头,叹了一口气:“陛下,这么做可是要坏事的呀!”

刘邦一听,吓得饭都差点喷出来:“啊?为啥?”

张良拿起筷子,就开始给刘邦分析:“你看啊,以前商汤、周武王分封夏桀、殷纣的后代,那是因为他们能完全控制他们,必要时还能灭了他们。可现在咱们能这么控制项羽吗?再说了,周武王那时候杀了商纣王,得到了他的头,咱们现在能拿到项羽的头吗?”

他接着又说:“还有啊,以前周武王表彰忠臣,那是为了激励自己的臣子。可现在咱们需要的是忠臣贤才,不是表彰的时候啊!而且,那时候周武王是用敌人的钱粮来救济百姓,咱们现在自己都吃不饱,哪还有能力救济别人啊?”

张良越说越激动:“以前天下太平了,才把兵器收起来,放马南山。可现在咱们还在打仗呢,怎么能这么做?如果这个时候把土地都分给六国后人,那咱们的将士谋臣都回自己国家去了,谁还帮咱们打项羽?最重要的一点,楚军那么强,六国那么弱,他们肯定会屈服于楚国的,怎么可能向咱们称臣呢?”

刘邦听着听着,突然眼睛一亮,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,恍然大悟!他饭都顾不上吃了,直接吐出口里的食物,大骂郦食其:“你个书呆子,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!”

说完,刘邦就下令把那些已经刻好的六国印玺全给销毁了,就这样避免了一次超级大的战略失误。这也为后来汉王朝的统一省了不少麻烦和阻力。

话说当初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,韩信这哥们儿在北路战线上可是一路过关斩将,势不可挡。

他先是扫平了魏、代、赵、燕这些地方,然后又霸占了齐国的地盘,还打算自立为齐王。

于是他派人去给刘邦报信,说:“齐人这帮家伙狡猾得很,反复无常,而且他们南边还挨着楚国,如果不设个王来镇着,这里就乱套了。您看能不能让我当个代理齐王?”

刘邦一听这消息,火冒三丈,直接当着使者的面开骂:“我这正被困着呢,天天盼着他来救我,他倒好,想自立为王!真是白眼狼!”

这时候,陈平坐在刘邦旁边,心里明镜似的,知道韩信这步棋对楚汉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。

再说韩信远在齐地,刘邦也管不着他,只能顺着毛捋。于是陈平赶紧用脚轻轻踢了刘邦一下,提醒他注意言辞。

刘邦也是个聪明人,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,赶紧改口说:“哎呀,大丈夫要当诸侯王,那就得当个真王,何必当个代理的呢!”

刘邦这骂人的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这么一来,前后连贯,愣是一点儿破绽都没有。

那年二月,刘邦可算是聪明了一回,他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给韩信封王,还让他带兵来打楚国。

虽然这看起来像是刘邦对韩信的妥协,但这一招还真管用,成功地把韩信给稳住了,汉内部的权位矛盾也就这么解决了。

这么一来,刘邦在楚汉之间的较量中就赢得了一个关键筹码。

到了前203年,汉军对楚军已经是形成了合围之势:韩信在齐地不断给楚军添堵,彭越也从梁地出兵,断了楚军的粮道。

楚军这边兵疲粮竭,项羽没办法,只好把扣押的刘邦家人都送回去,跟刘邦求和。

两边商量好了,以鸿沟为界,东边归楚,西边归汉,互不侵犯。项羽按约定往彭城去了,刘邦也打算带兵回汉中。

可在这关键时刻,张良一眼就看出了项羽现在是前后受敌,处境十分艰难,他跟陈平一起劝刘邦:“现在汉军已经占了天下三分之二,这可是灭楚的好时机啊,得赶紧追击,一举拿下。要是放楚军回去,那就像是放虎归山,以后麻烦可就大了。”

刘邦一听,觉得有道理,就亲自带兵追击项羽,还让韩信、彭越一起合围项羽。

刘邦带着大军追到固陵(就是现在河南太康),结果左等右等,韩信和彭越的援兵就是不来,结果吃了个大败仗。

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里,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就问张良:“这俩家伙咋还不来?”

张良心里明镜似的,早就想好了对策,就告诉刘邦:“楚军都要完蛋了,韩信和彭越虽然封了王,但地盘还没定呢,他们不来,就是这个原因。您要是能跟他们分点地盘,他们肯定马上就来。不然的话,这场仗谁赢谁输,还真说不定。”

刘邦也是急了,二话不说就听了张良的,把陈地以东到海边的地方都给了韩信,把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地方都给了彭越。

两个月后,韩信和彭越果然带着兵来支援了。

各路兵马在垓下会合

最新小说: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再世潘金莲 大秦九皇子: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风起大兴 开局老婆送上门,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坑王小传 春天的抵抗 屯兵百万,女帝带娃找上门 万历新明